故障解答
自走機麥收中常見故障及排除
一、割臺過橋部分:
1、撥禾輪打落籽粒太多。
原因:(1)撥禾輪轉速高;(2)撥禾輪位置靠前;(3)撥禾輪位置偏高。
排除:(1)降低撥禾輪轉速;(2)后移撥禾輪位置;(3)降低撥禾輪轉速。
2、作物在割臺前堆積。
原因:(1)撥禾輪位置太高或太靠前;(2)喂入攪龍葉片與底板間隙過大;(3)撥禾輪轉速低;4)作物較矮且稀。
排除:(1)降低撥禾輪的高度或后移撥禾輪;(2)調整葉片與底板間隙為15-20mm;(3)提高撥禾輪高度;(4)采用葉片與底板間隙為小值。
3、過橋主動軸斷或彎曲、活動臂彎曲。
原因:(1)輸送鏈耙張得太緊;(2)喂入量過大;(3)作物成堆喂入。
排除:(1)調整鏈耙張緊度;(2)降低收割機行走速度;(3)按作物在割臺前堆積排除方法排除。
二、底盤部分:
1、行走離合器打滑。
原因:(1)離合踏板沒有自由行程,造成壓盤的壓合力不夠;(2)摩擦片表面有油污;(3)摩擦片過度磨損。
排除:(1)調整自由行程20-30mm;(2)拆下清洗;(3)更換。
2、換檔困難或有聲響。
原因:(1)離合器自由行程過大,導致離合器分離不徹底;(2)小制動蹄間隙過大;(3)分離軸承或輸入皮帶輪內軸承損壞;
(4)調整拉桿不到位,或備帽松動。
排除:(1)調整離合器自由行程20-30mm;(2)調整小制動蹄間隙1-1.5mm ;(3)更換;(4)調整換檔豎拉桿或橫拉桿,使中立機構、換檔立柱的各兩轉臂相齊。調整空檔位置,備緊備帽。
3、大輪軸軸承壞
原因:(1)充氣壓力太高,沒有減震;(2)軸承間隙過大或過緊。
排除:(1)充氣壓力為0.18-0.2兆帕;(2)調整軸承間隙0.08-0.15mm。
4、導向輪胎磨損嚴重。
原因:前束過大或過小。
排除:調整前束8-10mm。
三、脫粒清選部分:
1、脫粒不凈。
原因:(1)活動凹板間隙過大;(2)紋桿磨損嚴重或變形;(3)作物潮濕;(4)喂入量偏大
排除:(1)調小活動凹板間隙;(2)更換紋桿,校正紋桿;
(3)待作物干燥時收割;(4)降低喂入量。
2、從糠中帶糧(籽粒從糠中排出)
原因:(1)風量過大;(2)作物干燥時,篩片開度過大。
排除:(1)調小風機的進氣面積(關閉調風板);或調小風機皮帶輪的轉速(將皮帶輪中間的墊片撤掉)。檢查發動機轉速是否過高;(2)適當減小篩片開度。
3、從篩面上跑糧(籽粒連同糠從篩面篩出)。
原因:(1)風量過小;(2)切流滾筒轉速過高;(3)脫粒間隙過小;(4)篩片開度過小。
排除:(1)調大調風板,使進氣面積增大;3HB1970聯組帶是否打滑,重新張緊;發動機、油門是否到位,調整到位;HI3821是否松,重新張緊;(2)降低切流滾筒轉速,減小莖稈破碎;(3)調大脫粒間隙;(4)將篩片開度適當增加。
4、夾帶損失大(籽粒從草中排出)
原因:(1)3HB1970、C2500皮帶未張緊;(2)發動機油門不到位;(3)柵格凹板三角死區被堵塞或部分柵格被堵塞;(4)喂入量過大。
排出:(1)將皮帶重新張緊;(2)調整油門至額定轉速(3)清除被堵塞的柵格;(4)降低行走速度,減小喂入量。
四、液壓部分:
1、轉向沉重:
原因:(1)液壓油不足;(2)單穩閥節流孔堵塞或閥芯卡住;(3)齒輪泵內泄;(4)進、回油管接反;(5)管路中有空氣;(6)轉向器泵油量不足。
排除:(1)補足液壓油(2)清洗單穩閥或更換;(3)更換齒輪泵;(4)重新接油管;(5)略松開轉向軟管,排出空氣;(6)更換。
2、割臺升降緩慢。
原因:(1)多路閥工作壓力偏低;(2)齒輪泵泵油量不足;(3)多路閥割臺組滑閥與閥體磨損嚴重;(4)回油濾清器堵塞。
排除:(1)調高多路閥安全閥工作壓力;(2)更換齒輪泵或缺油補足或張緊齒輪泵皮帶;(3)更換多路閥;(4)清洗。
3、割臺沒有緩降(升工作正常,降很快)
原因:CH18-18緩降接頭失效。
排除:更換緩降接頭。
4、割臺不升,而撥禾輪升降、無極變速工作正常。
原因:CH18-18緩降接頭堵塞。
排除:清除接頭中異物。
五、電器部分:
1、起動機不工作。
原因:(1)起動繼電器壞;(2)起動機吸拉開關壞;(3)起動線插接頭松動。
排除:(1)更換起動繼電器;(2)更換吸拉開關;(3)重新插接。
2、報警器不顯示。
原因:(1)報警器主機故障;(2)電源接頭沒有電;(3)報警器保險絲斷。
排除:(1)更換主機;(2)檢查插接頭是否松動;(3)更換保險絲。
六、發動機部分:
1、水溫高(發動機開鍋)
原因:(1)除塵罩及水箱被灰塵堵塞;(2)水泵皮帶松;(3)冷卻水不足;(4)節溫器卡死。
排除:(1)清除灰塵;(2)張緊皮帶;(3)加足冷卻水;(4)更換節溫器。
2、發動機動力不足
原因:(1)油頭被燒死,不工作;(2)油頭積碳太多,霧化不良;(3)空濾器堵塞嚴重,進氣不足。
排除:(1)更換油頭;(2)清理空濾器的濾芯及粗濾器。
巨明王收割機麥收技術服務提示
1.最常見的故障是在機器的不同部位發生堵塞現象,此時首先要檢查的是:發動機是否處于額定轉速工作?三角帶是否松弛?喂入量是否過大?
檢查發動機轉速的方法:讓收割機原地大油門空轉,看表檢測撥禾輪轉速28轉/分
2.背包故障
2.1排草口夾帶損失
原因:脫粒滾筒釘齒磨損,主、副滾筒與凹板篩間隙過大,發動機轉速過低,作物潮濕,喂入量過大,凹板篩堵塞等。
減小滾筒與凹板篩間隙辦法:
釘齒桿與幅盤是用長孔連接固定,可徑向移動釘齒桿以調整間隙(18~21mm),但所有齒桿必須同時調整以保持平衡。切流滾筒的凹板篩可調整。
切流滾筒前溜板有檢視窗可清理堵塞物。
2.2出糠口清揚損失
原因:風量過大,篩片開口過小,作物潮濕,喂入量過大,發動機轉速過高,篩片堵塞等。
可調整處:關小風機進風口,開大篩片。
風機調風板的調整原則:
兩側各一件同時裝在前面(降風效果小),同時裝在后面(降風效果大),不可一前一后。
一般以裝在前面合適,如此時已關足調風板仍嫌風量過大則改裝在后面。反之裝在后面時,已打開調風板仍嫌風量過小則改裝在前面。
2.3籽粒破碎
原因:作物品種、成熟度不適應,發動機轉速過高,滾筒與凹板篩間隙過小,凹板篩、升運器、復脫器堵塞等。
2.4籽粒清潔度低
原因:風量過小,篩片開口過大,喂入量過大等。
2.5糧食中穗頭多
原因:上篩片開啟過大,風量過小,主付滾筒與凹板間隙過大,發動機轉速過低等。
2.6復脫器堵塞
原因:尾篩開啟過大,復脫器葉片變形等。
3.割臺故障
3.1割臺體前部堆積作物
原因:作物長勢稀矮(可提高前進速度),莖桿干黃,氣候干熱(下午為多發時段),撥禾輪距割臺攪龍過高過前等。
3.2割臺喂入口堵塞
原因:伸縮齒桿距割臺底板間隙過大(應為5-10mm),割臺底板變形,輸送槽耙片頂端距攪龍筒體過遠或過近(170mm左右最合適),喂入量過大。
3.割臺攪龍堵塞
原因:攪龍葉片變形,攪龍葉片不垂直,后傾,割臺底板變形,喂入量過大,浮動滑塊不浮動,攪龍葉片距割臺底板間隙過大(割臺的攪龍可作上下調整,根據喂入量大小,調整至5-10mm)
4.初期收割時常見故障:清選篩堵塞,復脫器堵塞。
排除方法:開大前篩,關閉尾篩,拆去風機進風口調節板,減小喂入量。
5.巨明小王子背包振動篩調整參照巨明王,其它方面參照雙動力。
6.巨明王一些采用雙提升代替復脫器,應注意觀察雜余提升機上部與水平攪龍交接處理是否有堵塞現象,若存在此現象,應及時清理或打開檢查窗口。